获取学习资料

绩效管理-阿米巴管理的新探究(上篇):微型利润中心的观 点

课程简介

“京瓷的阿米巴管理真的有这么神奇么?”

本期的分享者,在第一次接触阿米巴管理的时候,也抱有过这样的疑问。

一般而言,阿米巴管理包括了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和成果:

① 在事业部级别的组织单位下,再次将业务(生产/销售)一线细分为5~10+人的小团队(在京瓷他们称之为阿米巴)

② 设定这些小团队的盈利责任,制定时间结算表,并且在此之上,这些小团队抱有严格的业绩目标。

③ 作为成果,业务一线可以实现活性化: 企业理念渗透到一线,各小团队在改善活动上热烈讨论,各小团队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充分沟通和努力,各小团队不断产生新点子……

作为读者,您是不是在各种渠道和媒体上,都曾经阅读到上述这些似曾相识的、像神话一样的管理手法和案例?这样的小小团队,真的,不会流于形式么?

这个疑问,其实也很长时间困扰着日本和欧美的学者。也正是出于这样朴素的疑问,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,这些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基于客观事实的调研和全面的分析,到2010年以后,我们逐步可以对于阿米巴管理到底是什么?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?到底应该如何应用才会有效果?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论。

在一些经营管理非常出色的企业,其实很多都实行着类似阿米巴管理的构架或者是手法:微型利润中心(MPC:micro-profit?center)。MPC不仅在实务界有着普及倾向,而且在学术界,也不断地通过案例分析和大数据调研来探索MPC应用的影响因素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果。

6月30日的“上篇”,我们就抛开神话,抛开故事,抛开对于经营管理万能药的迷信,探究阿米巴管理的新知识。

课程大纲

在“上篇”中,我们来看看:

① 日本的本科教育是如何介绍阿米巴管理的

② 日本企业的MPC普及度和使用效果的趋势

③ 除了耳熟能详的京瓷或者是JAL(日本航空),还有什么值得您借鉴的先进实践和误区

在“下篇”中,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落地:

以阿米巴管理为代表的MPC如何在企业中顺利扎根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。并且通过京瓷咨询公司最新的客户调研数据,来看看中止和继续使用阿米巴管理的日本企业有何区别。

老师简介

徐智铭

管理会计青年学者/实务咨询。2010年赴日攻读管理会计硕博课程,现为管理会计/成本管理的大学本科/研究生院教员任教于日本。由于长年致力于实证日本/中国管理会计的“神话”与“逸事”,因此积累了丰富且独特的实务主导/对话型管理会计研究的经验,活跃于中国/日本管理会计实务领域。涉及行业从大型跨国制造/服务,横跨至新能源/农业/医院。

近年来,对于非财务的技术/后勤人员“盈利意识普及与变革”抱有浓厚兴趣,目前已开发了相关培训课程/沙龙并仍在摸索中。

最近,与有志实务朋友们进行多主题/深度合作,不久以后,这些成果将汇总成《中国管理会计实战录:本土发轫的奋斗与智慧》一书并计划在中国出版。

参与著作:《日本管理会计的深层(日语原文:日本的管理会計の深層》日本中央经济社(主编:Eisuke YOSHIDA教授。大陆中文版策划中)

一部分执笔专栏内容发布于有间学堂(ID:ucancollege)。

0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